【动物世界全览】新蛛亚目:跳蛛科(三):蚁蛛的奥秘

发表时间: 2023-04-19 08:53

新蛛亚目—跳蛛科(三):蚁蛛


27.蚁蛛属

蚁蛛属(学名:Myrmarachne)为跳蛛科的一个属。

(1)特征

蚁蛛为蛛形纲、蜘蛛目、跳蛛科、蚁蛛属物种。其外形似蚂蚁。多营网于树叶(常见于桉树、大叶黄杨、构树)上,以蚂蚁和其它小昆虫为食。蚁蛛是八条腿的,仔细看很容易发现,蚁蛛的前一对足拟态成蚂蚁的触角,但又比触角粗很多。仔细看蚁蛛的头部可以看见和蚂蚁明显的区别,另外蚁蛛会跳会吐丝,蚁蛛有时候会模仿蚂蚁把第一对步足举起,但是总会有放下来的时候,所以蚁蛛和蚂蚁的运动模式也有些不同。

体形及色彩呈蚁状,头胸部背面狭长。头部与胸部之间有紧缢,腹柄清晰可见。眼区几乎呈正方形。雄蛛螯肢极发达,长大而粗壮,向前突出。雌蛛触肢扁平,易被误认为雄蛛。栖息于山区田地与林间,多营网于树叶上,以蚂蚁和其它小昆虫为食。

当你在野外爬山或是在树林旁散步的时候,如果你有敏锐的目光,就有可能留心到一种怪怪的“蚂蚁”,它们一般呈黑色,比一般蚂蚁大了几倍。它快速地爬来爬去,一旦遇到“同伴”主动就上前打招呼。在它“触角”碰上对方触角的一瞬间,对方像触了电似地乱窜。“蚂蚁”于是露出本性,上前将对方捉住。它就是蚁蛛——拟态的典范。

蚁蛛属跳珠为研究雄性格斗武器是如何起源和多样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模式系统。蚁蛛属是跳珠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全球已知超过200种。他们不仅在形态上,而且在行为上极像蚂蚁。因为蚂蚁不仅有很强的上颚和蚁酸,而且还有很强的社会性攻击能力,因此很多捕食者如鸟类和捕食性昆虫及蜘蛛不仅不捕食而且会避开蚂蚁。这样的话,蚁蛛就可以通过模拟蚂蚁以避免被捕食从而获得保护得以生存,这种现象称为贝式拟态(Batesian mimicry)。

(2)乔氏蚁蛛

乔氏蚁蛛(学名:Myrmarachne joblotii)为跳蛛科蚁蛛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朝鲜、独联体、保加利亚、芬兰以及中国的吉林、北京、山东、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

(3)日本蚁蛛

日本蚁蛛(学名:Myrmarachne japonica)为跳蛛科蚁蛛属的动物。分布于俄罗斯、日本以及中国的河北、湖北、湖南、四川、台湾等地,多栖息于农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28.盘蛛属

盘蛛属(学名:Pancorius)是跳蛛科下的一个属。

(1)海南盘蛛

海南盘蛛(学名:Pancorius hainanensis)为跳蛛科盘蛛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

其种加词“hainanensis”意为“海南的”。

(2)微盘蛛

微盘蛛(学名:Pancorius minutus)为跳蛛科盘蛛属的动物。分布于越南、尼泊尔以及中国的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

其种加词“minutus”意为“微小的”。

29.金蝉蛛属

金蝉蛛属(属名:Phintella),又名黑条蝇虎属,是跳蛛科[1]之下的一个属。

(1)花腹金蝉蛛

花腹金蝉蛛(学名:Phintella bifurcilinea)为跳蛛科金蝉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体长5毫米。头胸背甲褐色,头区深褐色,两侧近似平行,第3眼列前缘有1浅色横条斑,胸区侧缘有1白色条斑,中窝到后缘有1条白色宽纵带,纵带两侧有对称的辐射状黑纹。眼区长方形,宽大于长,螯肢黄褐色粗壮,爪尖不弯曲,前齿堤2齿,后齿堤1齿。步足浅褐色,第Ⅳ步足基节背面有1黑斑。腹部浅黑褐色,前缘凹进,后端狭尖,正中有1黄白色宽带纵贯前后,宽带前端中央有1黑色长条斑,两侧前端各有1白色纵条斑,后端有两条白色条斑。

雄蛛体长4毫米。头胸部黑褐色,头区色深。第3眼列前沿有白斑。胸区中央及两侧有白斑。螯肢细长不弯曲。步足前3对呈黑褐色,各节背面色浅,胫节背面有1条黑纵纹,第Ⅳ步足浅褐色。腹背前缘不凹进。

②分布地区

分布于日本、越南以及中国的浙江、湖南、广东、福建、四川、云南等地,多见于农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2)黄斑金蝉蛛

黄斑金蝉蛛(学名:Phintella melloteei),又名机敏金蝉蛛,为跳蛛科金蝉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体长4~4.5毫米。头胸部浅灰白色或浅桔黄色。眼区占头胸部的1/2以下,后边较前边稍短,长大于宽,前眼列前曲,第2眼列位于第1、3眼列中间偏后,第2眼列和后眼列的黑色眼丘基部以细条相连。胸部有1对较宽的眉状斑,前细后粗,末端不相连,有的个体不明显。螯肢黄白色,内缘有黑色丛毛。颚叶、下唇黄白或褐色。触肢、胸板、步足皆黄白色。腹背浅黄褐色,上有灰色斑。心脏斑明显,其外侧有1对纵带,后半部3对斜纹都由灰色小点构成虚线,腹末端有1黑色圆斑。

b.雄蛛

体长4.3~4.5毫米。体色较雌蛛深,眼后端有“山”形灰斑,眉状斑明显,头胸部边缘灰黑色。螯肢灰黄褐色,触肢与第1、2步足灰黑色,第3、Ⅳ步足浅灰黄色,有环纹。心脏斑大,葫芦形,外侧有1对灰黑纵纹,正后方1条,两侧有3~4对放射状细纹。

②生活环境

常见于旱地、果园及茶园中。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的湖南、湖北、浙江、甘肃、陕西、吉林等地。寄主危害作物有果树、茶等。

30.孔蛛属

孔蛛属(学名:Portia)为跳蛛科的一个属。孔蛛属于跳蛛科,靠吃其他蜘蛛为生。全世界已知跳蛛约有5000种,其中孔蛛有20种。香港称本种叫唇须孔蛛,栖息时常将第4步足向腹背伸置,伪装成树枝或残渣,孔蛛能织网也会出外捕猎,常至其他的蛛网上以触肢或前脚模仿昆虫振动引诱蜘蛛出来再加以猎捕。

(1)外形特征

体色褐色或黑褐色,全身布满毛束,前额及触肢末节具白色的鳞毛,尤其上颚基部的2列白色横向的毛斑十分醒目,腹背中央具八字形的黑斑及一条纵向的短斑,最下方有2枚白色斑点状的毛丛。

(2)生活习性

①惊人的诱骗能力

孔蛛的诱骗能力让人惊叹,几乎每个被它盯上的猎物都难以逃脱。

孔蛛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将其他蜘蛛引出它们安全的蛛网,在一个蛛网的边上,孔蛛会使出各种招术,它会晃动那些丝线装成挣扎的昆虫或者入侵的敌人,如果它遇到的是一种它以前交过手的蜘蛛,它会知道使用哪一招来对付;如果遇到的不是它曾经见过的蜘蛛,它会拿出它所有的绝招,可能会轻轻地碰触丝网,也可能会用力晃动丝网,或者象蹦床一样上上下下地跳,目的只是想让它的目标物移到它方便袭击的位置。有时它的目标比自己大两三倍以上,对付这种目标物,它的计策是唤起对方的好奇心,而不是要激怒它。

②惊人的认知能力

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坎特伯雷大学的蜘蛛研究人员多尼·哈兰德表示,这种丝网的晃动显示了被普遍认为是超越这种小生物的认知能力,他将孔蛛和其他蛛网侵略者作了对比,例如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的白尾蛛。哈兰德说:“白尾蛛也会晃动蛛网,但只是一种老套而简单的模式,它不会因为思索战略或者进行试验而绞尽脑汁,也不会理会对方采取什么方式。它只是凭借自己的大块头制服对方。而孔蛛是非常瘦弱的小蜘蛛,它必须精心安排自己的袭击计划。超凡的视力和精心构思的策略总能让孔蛛频频得手,几乎每个被它盯上的对象都难以逃脱,甚至是它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大家伙。”

③聪明程度

孔蛛到底有多聪明? 很显然,这只是一种妄测,科学家们对孔蛛大脑内部意识的测量无从下手,人类有1000亿个脑细胞,老鼠有大约7000万个脑细胞,哈兰德表示没有谁能够精确地算出孔蛛有多少脑细胞。但是,我们知道孔蛛的神经细胞大约有60万个,位于家蝇和蜜蜂中间,前者的神经细胞有25万个,后者的神经细胞有100万个。

④“经典战役”

孔蛛悄悄地伏在一根树枝上,很快,孔蛛珠子一样的眼睛就瞄准了一只花皮蛛,花皮蛛是另外一种专食其他蜘蛛的蜘蛛,也是一种剧毒蜘蛛。

花皮蛛视力不好,它喜欢将自己隐藏在一片卷曲的叶子下面,或者潜伏在自己的蛛网里,等待路过这里的一些不知情的家伙送货上门。但孔蛛有极好的视力,空间敏感度胜过猫和鸽子。悄悄地坐在大约半米的安全距离外。孔蛛盯着花皮蛛,寻找发起进攻的机会。

首先,它需要弄清楚花皮蛛的螯肢上是否有卵囊。这是花皮蛛护卵的方式,每次喷射毒液,花皮蛛必须先把卵放下,如果花皮蛛产卵了,孔蛛便会从前面攻击,它会悄悄地爬到花皮蛛的网边,轻轻地晃动蛛丝,引诱花皮蛛出来,然后发动突然袭击。

可是这一次,情况很糟糕,花皮蛛没有卵囊!孔蛛没有办法执行它的”B计划”。因此,它伏在树枝上,开始琢磨如何才能捕到美味。它会用将近15分钟的时间审视地形,小脑袋思量着怎样才能跨过巨砾和树枝。

最后,孔蛛下定决心,转眼不见了踪影。两个小时之后,这个“无声暗杀”活动又开始上演:它悄悄地顺着连接在上方石头上的一根蛛丝迅速滑到花皮蛛身上,其动作之敏捷让人想到了《谍中谍》中的一个镜头。这一次,孔蛛如愿以偿。

(3)栖息环境

普遍分布低海拔山区,常见栖息树干、枯木等阴暗处,各种间不容易分辨,有些种类分布于中海拔山区。

孔蛛已被发现存在于非洲,澳大利亚,中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越南。

除常见的孔蛛Portia labiata外,还有缨孔蛛Portia fimbriata ,台湾孔蛛 Portia taiwanica 异形孔蛛Portia heteroidea 等20种左右。

(4)异形孔蛛

异形孔蛛(学名:Portia heteroidea)为跳蛛科孔蛛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湖南、四川。

①雄蛛

体长6-9mm,头胸部高且隆起,眼区黄褐色;头胸甲其余各部暗褐色,腹缘密被灰白色鳞状毛,形成两条侧缘毛带。螯肢黄褐色,前齿堤2大齿1小齿,后齿堤4枚小齿。腹部背面暗褐色,前端色稍淡,褐色,被白色鳞状毛,在腹之前、中、后部共有5个黄褐色圆斑(以2,1,2方式排列),后1对斑被灰白色毛簇,此毛易脱落。触肢之插入器中等长度,尖端稍超出跗舟侧缘,有膜质引导器与插入器伴行。胫节有3个突起,第3胫节突较粗短,端部钝圆。

②雌蛛

体长7-11mm,头胸甲褐色,边缘密被白色鳞状毛。眼区黄褐色。螯肢橘红色,颚叶、下唇、胸板褐色,胸板密被灰白色鳞状毛。腹部卵圆形,背面灰褐色,密被褐色毛,有3个或5个黄褐色圆斑,上被灰黄色毛簇。外雌器外面观椭圆形,正中隐约可见纵向的交媾管;交媾孔圆形,有明显的中隔,内面观纳精囊梨形。

31.拟伊蛛属

拟伊蛛属(学名:Pseudicius),也称普迪蛛属,为跳蛛科的一属动物。

(1)系带普迪蛛

系带普迪蛛(学名:Pseudicius cinctus)为跳蛛科拟伊蛛属的动物。分布于俄罗斯、阿富汗以及中国的新疆等地,多见于树林、果园、农田。

(2)狐拟伊蛛

狐拟伊蛛(学名:Pseudicius vulpes)为跳蛛科拟伊蛛属的动物。分布于朝鲜、独联体、日本以及中国的黑龙江、吉林、北京、河南、江西、湖南、福建等地。

32.宽胸蝇虎属

宽胸蝇虎属(学名:Rhene)是跳蛛科下的一个属。

(1)叉宽胸蝇虎

叉宽胸蝇虎(学名:Rhene biembolusa)为跳蛛科宽胸蝇虎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

(2)印度宽胸蝇虎

印度宽胸蝇虎(学名:Rhene indica)为跳蛛科宽胸蝇虎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的西藏等地,常栖息于山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其种加词“indica”意为“印度的”。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